光电信息材料功能调控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Anhui Key Laboratory for Control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光电信息材料功能调控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要闻速递

时间:2025-03-30     编辑:wdtest

光电信息材料功能调控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实验室近期的重要要闻。


一、科研成果与创新突破

实验室在光电信息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展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在钙钛矿材料研究方面,陆洲教授团队揭示了低温环境下相变诱导缺陷辅助载流子高效

迁移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该研究不仅为钙钛矿材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开发高性能钙钛矿器件

奠定了基础。此外,实验室在量子调控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胡长生教授团队利用外场全光操控稳态超辐射相变和多临界点,并在核磁共振量子模拟器上验证了相关


现象,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实验室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为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实验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 年,实验室成功培养硕士研究生 52 人、博士研究生 2 人,为光电信息领域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同时,实验室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引进了 4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研究人员,进一步优化了科研团队的结构。在团队建设方面,实验室有多位科研人员

获得了重要荣誉和称号。吕建平教授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许新胜教授获评安徽省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张超博士获评安徽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育行动

青年拔尖人才。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个人科研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实验室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作的高度认可。


三、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了科研视野和合作渠道。2024 年,实验室成功主办了微纳光学与超构表面学术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此外,实验室还邀请了 39 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实验室讲学,

其中包括 8 位海外专家和 31 位国内专家。这些专家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与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促进了

不同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验室还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这些活动,实验室不仅提升了自身

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光电信息领域的科研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实验室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2024 年,实验室与多家企业开展了横向课题合作,包括与北京兆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新型多次反射

质谱仿真及设计方案研究、与上海晰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云台电机稳定性光学检测系统设计等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为实验室的

科研工作提供了实际应用场景和资金支持,推动了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实验室还成功转让了两项科研成果,包括刘小明教授的“一种基于互耦环缝的

5G 平面电磁传感器及测量方法”和“一种基于螺旋谐振器的双频段无损介电常数测量传感器”。这些成果的转让不仅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也为实验室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社会服务与科普活动

实验室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科普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传播科学知识。实验室师生积极参与芜湖市“智能传感联合创新及应用研究院”的创办,周正仙副教授受聘

“智能光纤传感技术实验室”副主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此外,实验室还积极开展多项科普活动,举行实验室开放周,面向中、小学生举办了“划时代

的技术革命 - 激光”“走进光的世界”等系列科普讲座。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也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运行管理与制度建设

实验室不断完善运行管理和制度建设,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室修订和完善了《运行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等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实验室现有总面积 3100 平方米,设备总价值 5402 万元,大型设备 96 台 / 套,其中 2024 年度新增主要设备 3 台 / 套,设备总价值约 77 万元。这些设备的投入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此外,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还为实验室建设投入了 57.4 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和环境。


七、学科交叉与学校战略融入

实验室积极鼓励学科交叉,服务学校全局战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省重点实验室队伍为骨干,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获批安徽省“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实验室还积极融入“化学 +”学科群,助力学校“双一流”培育项目申报。同时,实验室作为重要单元,全力配合学校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为学校的学科

建设和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光电信息材料功能调控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了强大的综合

实力和发展潜力。未来,实验室将继续秉承“创新、合作、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光电信息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