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负责人姓名 |
项目负责人学号 |
参与学生人数 |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职称 |
项目所属一级学科 |
项目简介 |
201610370011 |
智能化自动调节投影仪的研究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曹一凡 |
14111303003 |
3 |
张瑞骐/14111303099,谢停停/14111303081,周琦/15111302093 |
冯友宏 |
副教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本作品是一款新型的,小体积,在放映过程中通过对投影幕投影情况的分析反馈到投影仪,根据预设参数自动改变投影角度,投影光强度,投影面积,改变投影效果,实现全智能自动调控功能的投影仪。 |
201610370012 |
安徽师范大学Linux及OSX下的通用校园网认证 |
创新训练项目 |
刘玉琪 |
14111303052 |
1 |
张仕超/14111303101 |
余瑞兰 |
副教授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本项目为了减少一些同学因为Linux类的系统以及osx不能上网而放弃了这些系统,目的在于实现在它们的校园网内网认证,以及外网认证。项目完成后可以提供给本校信息管理中心,理论上也支持所有和本校认证原理相同的高校。 |
201610370013 |
杀菌耳机收容器 |
创业训练项目 |
葛少俊 |
14111305009 |
2 |
胡璇/14111602092,江丹/14110804012 |
李全发 |
高级实验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耳机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手机的必备佳品。但与之相关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耳机收容和清洁习惯,因此,我们提出的杀菌式耳机收纳器一旦推出将很易被消费者接受。产品和服务:我们致力于解决耳机缠绕问题,开发一款廉价,便携,杀菌的耳机收容盒。 |
201610370014 |
矢量光束在大气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樊静静 |
14111304015 |
3 |
潘洋/14111304031,陈继伟/14111304005,陈盼盼/14111304006 |
屈军,袁扬胜 |
教授,副教授 |
物理学 |
矢量光束因其丰富的光学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本项目旨在研究矢量光束在大气中传输特性,并讨论其在光学通信方面的具体应用,为实际激光通信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 |
201610370015 |
四轴飞行器的控制与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高红立 |
14111305007 |
0 |
|
方明星 |
副教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本人将设计出一款以集太阳能电池板和航模电池共同供电的电源模块、特定信号源的定点追踪、空中自主悬停、避障和摄像头拍摄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四轴飞行器。 |
201610370016 |
光学显微镜下图像自动对焦与图像识别系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刘阳 |
14111302037 |
3 |
王晓冉/14111305040,黄荟云/14111303033,黄莹/14111302022 |
朱向冰,陈瑾 |
教授,高级实验师 |
物理学 |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光学显微镜的检测效率,本项目在对现有自动对焦技术探讨的基础上,设计并优化出一种基于视频信号模拟滤波和图像自动识别的装置。系统能够精确高效地对光学显微镜进行对焦操作并且提取显微镜视野下颗粒的形貌特征,大大提高了光学显微镜对焦操作和对显微镜下颗粒的形貌特征识别的精确度和效率。 |
201610370017 |
专用电动车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孙甲丽 |
14111302055 |
3 |
颜宋宋/15111302073,光昌国/130803017,李亚/130805022 |
李辉 |
讲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套电动车智能锂电管理系统,其中具有超低功耗动力锂电池组保护功能,并且内含串联均衡型锂电池组保护技术,能够延长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的放电时间与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计的电量计检测锂电耗尽程度。 |
201610370018 |
矢量光束产生及聚焦特性 |
创新训练项目 |
余晔 |
14111304052 |
4 |
戴鹭楠/14111304011,解为强/14111304021,袁梦/14111304053,张金晶/14111304055 |
屈军,袁扬胜 |
教授,副教授 |
物理学 |
矢量光束因其丰富的光学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实验上产生任意偏振的矢量光束,研究其聚焦特性,并讨论其在微粒捕获方面的具体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理解任意偏振态矢量光束的聚焦理论。 |
201610370019 |
太阳能公交站台自动遮阳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张娟 |
14111302095 |
4 |
杨乐/14111304047,沈素丽/14111302053,许帮春/14111302084,杨景/14111302085 |
台德艳,朱向冰 |
讲师,教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传统公交站台的遮阳效果不佳,而此项目是一种基于光伏供电的公交站台自动遮阳系统,将光伏电池组件与公交站台的遮阳面板相结合,不仅满足了狭小站台空间内的智能自动遮阳,还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光伏遮阳两相宜。 |
201610370020 |
基于2.4G无线传输的智能鼠标 |
创新训练项目 |
李睿智 |
14111304023 |
3 |
陈彪/14111602002,汪晨伟/14111305035,姚泽伟/14111304051 |
蔺玉柱 |
实验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本项目主要研究利用多种传感器,对眼睛和头部的动作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由主控芯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2.4G无线传输传感器向电脑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实现其类似于鼠标的智能化控制。本项目研究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摄像头采集眼睛是否眨眼,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头部的偏转角度,以及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采集头部到电脑屏幕的距离等。 |
201610370021 |
实验部落APP |
创新训练项目 |
江雪 |
14111303034 |
3 |
何玥/14111303030,李梦兰/14111303038,梁玲玲/14111303042 |
丁绪星 |
教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设计一款Android系统的手机APP——基于现代化实验和互联网+通信实验原理。学生在APP中将实验数据输入对应的实验,APP将根据误差范围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如正确则将继续分析,否则会弹出错误提示并给出可能错误原因供参考。同时,及时将实验数据发送到教师手机平台上,防止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实验结果。 |
201610370022 |
光伏发电式桑基鱼塘的开发与延伸的方案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何士威 |
14111303029 |
4 |
胡辰/14111303031,郭涵语/14111303025,刘妍/14111303050,王晨晨/14111303071 |
谢小娟 |
讲师 |
能源科学技术 |
起源于明代后期的“桑基鱼塘”是对能量充分利用的典范,如今“桑基鱼塘”这一模式已成为了集多种循环类型为一体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本项目在传统模式的桑基鱼塘系统上融入光伏发电产业,以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成本,使整个系统更加环保,低碳,经济的目的。 |
201610370023 |
3D打印机 |
创新训练项目 |
谢晖 |
14111303080 |
2 |
臧光/14111303094,储宝/14111602013 |
汪慧兰 |
副教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3D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
201610370024 |
纠缠量子体系下的熵压缩的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丁君慧 |
14111304012 |
4 |
鲁婷婷/14111304028,陶洁雨/14111304041,杨志/14111304049,杨雪莹/14111304048 |
梁军 |
教授 |
物理学 |
本项目采用全量子理论,推导出运动原子与单模简并多光子依赖强度耦合量子体系的精确解;理论上给出制备原子最佳信息熵压缩态的充要条件,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直观地给出系统量子态熵压缩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
201610370025 |
基于儿童安全的智能监护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金玥 |
14111302027 |
3 |
洪发辉/14111302016,产秀秀/14111302003,齐平平/14111302047 |
黄云飞 |
讲师 |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
本系统可保护儿童避免发生意外,其内部的传感器接收到信号便激活系统中的程序,程序运行后发出语音提示信息,同时通过报警系统将儿童有危险的消息传送给家长。本系统可以安装在家中比较危险的地方,对儿童进行实时保护。 |
201610370154 |
采用磁耦合共振传输技术的手机无线充电设备 |
创新训练项目 |
马赟馨 |
14111303055 |
1 |
谢妍/14111303082 |
谢小娟 |
讲师 |
电子与通信技术 |
本项目通过对手机充电方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传输技术的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与发射电磁频率一致,引起电磁共振产生电能的强耦合,从而实现能量的高效传递的一种电能传输方式。只要把手机放置在供电板上即可开始充电,既可摆脱线缆束缚,也没有线头不兼容的问题。 |
201610370155 |
基于云计算的电动汽车电池监控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王润雨 |
14111302071 |
3 |
程玲/130805006,汪詹健/14111302064,薛信斌/14111603033 |
张持健 |
教授 |
能源科学技术 |
本项目旨在为电动汽车设计一款基于云计算的电动汽车监控系统。它可以检测电动汽车的运行时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情况,运用云计算的优势分析出在不同路况和天气下电动汽车电池实际的实用情况,为电池的设计和使用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且还可以将电池数据显示在网页上,课实现历史数据的查询、目前电池状态的分析以及基于电池的历史数据对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预测,并且当车辆处于低电量状态时,提醒用户到附近最近的充电桩充电。除了此之外,还可以实时推送电动汽车行驶路线附近的一些景点和餐饮机构对用户路线进行优化与规划,使得驾车的体验变得更加舒适和智能。 |
201610370156 |
基于FPGA和STM32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周立 |
14111302103 |
2 |
张钒/14111302092,徐彪/14111302081 |
王芸 |
讲师 |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是实现新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系统由FPGA与STM32共同设计,FPGA快速处理图像,与STM32通信进行特异性分析,完成运动控制器的要求。免除CPU繁重图像处理任务,对于嵌入式系统图像处理器具有重要意义。 |
201610370157 |
导热系数测量的实验装置改进 |
创新训练项目 |
方苇 |
14111702009 |
2 |
汪嘉慧/14111301053,罗羊/14111301035 |
崔光磊 |
教授 |
物理学 |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能的物理量,它的测量与研究在工程技术、科研、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项目对以往导热系数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探讨误差来源,相应的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和完善实验原理,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 |
201610370158 |
虚拟现实眼镜光学镜片的特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储童 |
14111304009 |
4 |
张玮/14111304057,陈涛/14111304007,柳旭/14111304027,李彬/14111304022 |
郑贤锋 |
教授 |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
虚拟现实将会在近几年内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入门和中高端的VR眼镜,该项目旨在对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部分光学镜片的特性研究,探究不同光学镜片能达到的最大可视角及实现虚拟现实成像的最佳可视角,探究改进光学镜片以改善VR眼镜用户体验的方法。 |
201610370159 |
一种基于PPT教学的弹幕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章欣雨 |
14111303104 |
2 |
王谓芬/14111303074,张倩倩/14111303098 |
汪光麒 |
讲师 |
教育学 |
本项目旨在改善PPT教学,转变教育思路,丰富教育形式,结合大学生课堂学习易出现的问题,以PPT教学与实时弹幕系统相结合应用为基础,以达到减少“低头族”,活跃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目的。 |
201610370166 |
光纤语音监听传感器 |
创新训练项目 |
汪玲 |
14111304043 |
4 |
洪慧慧/14111304019,撒骄杨/14111304034,帅文洁/14111304037,张诗语/14111304056 |
周正仙 |
讲师 |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
光纤振动探测系统具有传感距离长、频率响应宽、不受电磁干扰、不容易被侦查到等优点。本项目将研究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掌握光纤语音监听传感器设计方法,完成光纤语音监听传感器的设计,并应用于实际语音探测。 |
201610370167 |
移动终端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赵安 |
14111305056 |
2 |
过劲劲/14111305011,胡鑫/14111302020 |
曲立国 |
讲师 |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
本项目运用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理论,设计无线充电系统,通过低功耗单片机建立无线通讯网络,将无线充电系统状态的上传至上位机监控系统。利用无线磁电感应充电的设备可做到隐形,设备磨损率低,应用范围广,具有很好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
201610370168 |
关于芜湖高校志愿者团队建设的调查与分析--以芜湖地区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杨靖 |
14111303087 |
4 |
徐畅/14111303084,王雪善/14111303077,谭博/14111303065,王文龙/14111303075 |
汪光麒,徐玲 |
讲师 |
社会学 |
通过对芜湖市各高校志愿者团队建设的调研,了解服务团队的具体情况,对队伍建设以及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面对新的历史环境、新的工作任务,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志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