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孙栋教授于3月19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基于半金属的轨道角动量直接探测器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学院304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物电学院陆洲教授主持,物电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孙栋教授首先介绍了对轨道角动量进行直接测量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国际上基于拓扑外尔半金属WTe2所构筑的光轨道角动量直接电读技术尚存在一系列缺点:检测波段限于近红外区,并且响应速度在分钟量级。随后,孙栋教授详细介绍了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可以基于第二类Weyl半金属TaIrTe4设计具有特殊电极结构的光电探测器,通过轨道光电流效应实现OAM拓扑荷的直接探测。进一步,基于多层石墨烯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在中红外波段也实现了OAM的直接探测。由于石墨烯易于晶圆级外延生长,使其更适合于OAM直接光电探测器的大规模集成应用。基于高分辨能力的石墨烯OAM探测器,孙栋教授课题组进一步使用光弹调制器提升圆偏调制速度,成功地将探测器的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到毫秒量级,目前已经可以满足很多典型应用需求。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与孙栋教授就该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与广阔应用前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报告人简介:
孙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博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获得者。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2009年博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级海外人才计划,并受聘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历任预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基于量子材料的新原理光电器件和器件物理,量子材料的超快光谱表征,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新型超快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