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报道】物电讲坛2025年第49期: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邱科平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时间:2025-11-20     编辑:张曼 预审:凌从祥 终审:宋静

应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邀请,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邱科平于11月19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恒星形成关键问题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物电学院429会议室举行,物电学院青年教师汤宁宇主持报告会,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邱科平从恒星初始质量函数与云核质量函数的相似性引出了恒星形成的疑难,结合自己团队多年的观测积累,重点介绍了引力、湍流、磁场在恒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目前观测到的恒星形成大部分都是处于纤维状结构中,通过SMA等亚毫米波望远镜对天鹅座A区域的高灵敏度巡天,找到初始云核质量函数与初始恒星质量函数在小质量段不一致的证据。利用ALMA射电望远镜的高分辨率观测,发现云核在100AU的尺度都存在引力碎裂的情况。邱科平教授还介绍了他们团组对猎户座分子云不同区域的观测,显示大尺度磁场与小尺度磁场不一致的证据,并对可能原因进行了介绍。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相关议题与邱科平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报告人简介:

邱科平,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2002 年获南京大学理科强化部学士学位,2006 至 2009 年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pre-doctoral fellow,2009 年获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学位,2010至2012年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 博士后,2012年入选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年入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恒星形成、星际介质、射电与毫米亚毫米波光谱分析及尘埃偏振等。回国工作以来主持青年基金 A 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在主要天文学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地址: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0   电话:0553--3869894

Copyright © 2021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