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2023青春三下乡】学会急救,给生命上一份保险

时间:2023-07-05     编辑:张津源 预审:黄友生 终审:黄友生

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各种事故、日常意外或暴力行为。面对意外,我们要注意预防,懂得规避,在生活工作中时刻树立安全意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当意外发生时才有能力给生命第二次重生的机会。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科普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举办了多次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传授应急救护方法,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6月30日,芜湖市红十字会的王存祥老师和高星雨老师对全体物电学院“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科普团队的队员们进行了急救技能的进一步培训。王存祥老师从理论和实践全方位向队员们讲解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的救助方法。“大脑缺血缺氧达到十分钟以后,就会产生无法逆转的损伤,造成记忆减退甚至死亡。”若能在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恢复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在培训中王老师展示了很多经典案例,讲述急救现场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救人先救己,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才能保证被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止血包扎和气道异物梗阻的救助方法也是生活中极其有用的。近年来,儿童被食物卡住、面临室息危险,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得到及时救助的新闻不时出现。诸多事例提示我们,面对突发意外,专业的救援力量往往需要时间,在此之前能否运用相关急救知识,提供妥善的应急救助、至关重要。

急救知识进校园

快字争先、严字当头是落实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基调。数据显示,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仅为2%左右。急救知识匮乏是困扰健康中国行动实施的主要障碍。从学校入手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既是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在为社会培养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人才。为加强青少年儿童的急救知识储备,有能力应对并解决意外突发事件,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团队就来到了芜湖市第二中学进行宣讲。宣讲员王经铭围绕急救基本知识、救护新概念进行讲解,当遇到溺水、火灾、地震、触电等意外事故时应该如何进行自救和他救。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很难避免也很难预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或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二次伤害。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愿意探索新鲜的事物,并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将急救知识引入校园,不仅能让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掌握到最基本的急救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急救知识进社区

增强居民安全意识,提高居民应急救护能力,才能让社会多一分安全。急救知识科普团队来到了芜湖市曹姑社区和四湾社区,在这项活动中,团队首先发现所在社区的居民大多是中老年人,针对这一现象,队伍将本次急救知识科普活动集中在癫痫、中风、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糖尿病的防范救护上。活动以发放宣传材料、传授专业知识、现场答疑解惑的形式进行。让居民了解更多安全知识,如遇到意外事故,能够将其实际运用,冷静处理并呼叫120,为生存赢得时间和机会。

可能在许多人眼里,急救是医生的专业,与普通人无关。实际上,急救不仅仅只限于医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急救的参与者,为自身和他人的生命保驾护航,急救也不仅仅是处理突发事件,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又能力伸出援手。

地址: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0   电话:0553--3869894

Copyright © 2021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