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坚持深耕实践育人站位,使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生根发芽。组建“理响江淮”理论宣讲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紧扣“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设计制作宣讲材料20份,宣讲视频近10个,辐射学院组建的校、院、班三级团队35支,实践团队分赴红色革命老区、偏远乡镇支教点、社区街道学校,宣讲红色故事、体悟革命精神,将思政课“搬”入烈士陵园和学校乡村。
用心打磨,宣讲内容不断丰富
张大中是物电学院赴江淮地区“理响江淮”理论宣讲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之一,他说道:“从3月到6月,从选题确定到素材整理,从打磨讲稿到设计展图,学院的老师们一直带领我们、指导我们、陪伴我们,从初稿二稿三稿到现在的终稿,最终形成数十份沉甸甸的宣讲稿,一路走来,让我自身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也更明白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真是团队成员一遍又一遍的用心打磨,形成宣讲文案3万余字,宣讲视频近10个,通过宣讲团队成员进实践团队、宣讲材料云分享,使物电学院35支团队,796名实践学生人人都是宣讲员、个个争当践行者。
用心宣讲,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六安市孙岗乡文明实践站,“理响江淮”宣讲团成员、千方爱心学校赴六安叶集支教团队带队老师魏潘晨正在向孩子们讲述革命英雄故事。“狱中笔墨明心志,红心只为‘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在伟大而又短暂的一生中,坚守信仰、甘于清贫、严于律己,被捕期间用赤诚热烈的革命文字,满载信仰与生命的重量,穿透敌人的铜墙铁壁,鼓舞着一批批共产党人接续奋斗!”。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终有一天要交给这帮生在乡村里、长在田野间的孩子们,物电学院将党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帮助乡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理响江淮”宣讲团成员来到芜湖市管山社区,将红色故事与科普知识结合起来开展宣讲,深入群众传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成员章霖带来“巨浪之父”—黄纬禄,感受和学习先锋的科研精神”宣讲,他讲到:“黄纬禄用自己单薄的血肉之躯扮演了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党和国家释放了自己全部的光和能量。他所遗留下来的,不仅是彪炳史册的科学成果,还有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和爱国的赤子之心”实践团队成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传播科学家故事的同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谱写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之歌。
宣讲成员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不断扩大影响地域范围,直接影响合肥、芜湖、铜陵、安庆、阜阳、六安等江淮地区万余名群众,形成辐射范围广、受众群体广、宣讲效果好的新态势。
用心体悟,理想信念不断坚定
党的二十大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一行来到亳州市涡阳县辉山革命烈士陵园为物电学院实践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东北艰难的抗争环境下,他拼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谈及杨靖宇烈士时,路丙辉嗓音暗哑,泪水在眼眶中积蓄,大家也纷纷对这位英雄肃然起敬。他告诫大家,暑期实践机会难得,不仅要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劳动中的学习。“你们要不忘实践初心,立足专业所长,扎根乡村一线,将暑期社会实践做得更好,把安徽师范大学“行走的思政课堂”这块牌子擦的更亮。”
物电学院邀请对越自卫还击战退伍老兵吴冬冬来到安师大,为团队的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团课,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重温不朽历史。当年的吴奶奶只有18岁,就要跟随部队奔赴战场,去面对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出发前我们每个人都写了遗书,因为谁都无法确定接下来等待着我们的是凯旋还是墓碑”讲到这里,吴奶奶早已湿了眼眶,她深情的和同学们说到:“在国家危难之时,无论是谁,只要是中国人,都会为了国家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用心体悟,充分认识到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清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应该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践行此次实践活动的初心和目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去,通过理论宣讲传播红色文化、体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真正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展示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