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职工 >> 正文

汤萍萍

时间:2023-02-22     编辑:王亚青

一、基本信息

汤萍萍,女,198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电子信息类硕士生导师,嵌入式教学团队负责人。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2019年2月在新加坡IEEE ICCCS大会上向国际同行展示研究成果《Soft aggregation of multimedia flows based on QoS classes》,现场演示10G偏离流量的精准分类,受到高度关注并获ICCCS最佳展示奖,此后受邀加入IEEE ICCCS、IEEE VTC等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一些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IEEE TSMC、IEEE TMM、IEEE TWC、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等相关领域国内顶刊和国际顶刊,其中《Fine-grained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et video traffic from QoS perspective using fractal spectrum》文中提出网络流特有的流分形现象受到中国计算机协会CCF的特别关注并在其官网进行推广,《QoS感知的网络流分类和流聚集方法研究》被南京邮电大学授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办公室:花津校区物电大楼358室

电子信箱:tpping@mail.ahnu.edu.cn

二、工作与学习经历

2002年—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专职辅导员

2004年—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秘书兼网络维护员

2006年—2009年东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9年—至今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15年—2021年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2017年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学术交流

201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

2022年—2023年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博士后

三、所授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

所授专业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等。

研究方向包括无线传输技术、5G/6G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流量分类、工业网IT/OT、节能调度、语义Web、智能计算、边缘计算、云计算、雾计算、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嵌入式应用、物联网应用、无人机通信、汽车电子、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

四、科研项目

四、科研项目

[1] 2025年,主持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6G万物互联网络的流量泛化认知方法与理论研究”

[2] 2025年,主持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以能力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3] 2025年,主持 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横向合作项目“泛在异构网络流量智感分类传输系统”

[4] 2024年,主持 安徽省博士后科研项目“IoE泛在异构网络流量智感传输技术研究”

[5] 2023年,主持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6] 2023年,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7] 2022年,主持 国卫软件横向合作项目“工业网IT/OT融合的智感分类传输系统”

[8] 2022年,主持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分形粒子的网络流量在线分类研究”

[9] 2021年,主持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QoS驱动的网络流量分类技术研究”

[10] 2021年,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双向自适应网络流量分类模型”

[11] 2019年,主持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分形空间的网络视频流量分类系统”

[12] 2017年,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基于QoS的流量分类传输系统”

[13] 2016年,主持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创新计划项目“分形空间中双向自适应的视频流分类识别模型”

[14] 2014年,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基金项目“面向服务的智能软件构造与验证方法”

[15] 2011年,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基金项目“构造基于服务的智能软件”

[16] 2008年,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一般基金项目“面向服务的可信软件构造与验证方法”

五、发表论文

[1] Yaowei Hu, Xufei Chen, Pingping Tang*, Hui Zhang, Jiong Jin, Shiwen Mao. A path planning framework for robots based on improved parallel sampling rrt and offset guidance DWA [J/OL].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5, DOI: 10.1109/JSEN.2025.3596346, 网络首发.(中科院2区)

[2] 胡耀炜, 陈旭飞, 汤萍萍*, 丛培龙, 赵启超. 复杂动态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双层路径规划方法 [J/OL]. 控制与决策, 2025, 网络首发.

[3] Xufei Chen, Yaowei Hu, Pingping Tang*, Hui Zhang, Jiong Jin, Shiwen Mao. A new robot navig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i-directional collaborative ant colony optimization[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5, 25(8): 14295.(中科院2区

[4] 汤萍萍*, 张晖, 董育宁, 董国青. 基于空时分形的网络流量认知模型[J]. 通信学报, 2025, 46(05): 258-271. CCF-A类中文期刊

[5] 宋雨欣, 张晖, 汤萍萍, 曹浩彤. 6G车联网场景基于通感一体的波束赋形算法[J/OL].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网络首发.

[6] 陈旭飞, 胡耀炜, 丛培龙, 赵启超, 汤萍萍*. 面向路径规划的双向交互多步蚁群算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5, 61(3): 166-176.

[7] 汤萍萍*, 刘小明,王桂丽. 以能力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天地, 2025, 1-4.

[8] Yuxin Song, Hui Zhang, Pingping Tang, and Hongbo Zhu. A novel method for multi-vehicle cooperative positioning based on TDOA/FDOA[C]. 20th Int. Conf. Mobility, Sensing and Networking (MSN), 2024, pp.1-6.

[9] Yaowei Hu, Xufei Chen, Xiao Wang, Pingping Tang*, Hongzhu Xi, Youhong Feng and Guoqing Dong. Path planning for robot with a parallel sampling RRT algorithm an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C].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Robotics. Shenzhen & Hong Kong, China , Dec. 2024.

[10] Xufei Chen, Yaowei Hu, Junhao Li, Pingping Tang*, Hongzhu Xi, Xiaoming Liu and Lingyun Yang. Research on bi-directional collaborative multi-step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or path planning[C].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Robotics. Shenzhen & Hong Kong, China , Dec. 2024.

[11] Pingping Tang*, Shiwen Mao.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Traffic Cognition in Future IoE Networks[C].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FCN). Valletta, Malta, Nov. 2024.杰出贡献奖

[12] Pingping Tang*, Yuning Dong, Shiwen Mao, Hualiang Wei, Jiong Jin. Online classification of encrypted traffic based on granular comput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Aug. 2023, 53(8): 5199-5211.中科院1区

[13] Pingping Tang, Yuning Dong, Yin Chen, Shiwen Mao, Saman Halgamuge. QoE-aware traffic aggregation using preference logic for edge intelligence[J].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ept. 2021, 20(9): 6093-6106.中科院1区

[14] 汤萍萍, 董育宁. 基于粒关系矩阵的流量在线分类[J]. 电子学报, 2021, 49 (1): 1-7. 篇首文章, CCF-A类中文期刊))

[15] Pingping Tang*, Yuning Dong, Shiwen Mao. Online traffic classification using granules[C]. IEEE INFOCOM, Toronto, Canada, July 2020, pp. 1135-1140. (CCF-A类国际会议)

[16] Pingping Tang, Yuning Dong, Jiong Jin, Shiwen Mao. Fine-grained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et video traffic from QoS perspective using fractal spectrum[J].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Oct. 2020, 22(10): 2579-2596. (中科院1区,入选中国计算机协会CCF论文导读:http://mm.ccf.org.cn/lwdd-2020-10/)

[17] 汤萍萍, 董育宁, 田炜, 王再见, 杨凌云. 基于偏好逻辑的网络流QoS类动态聚集方法[J]. 计算机学报, 2020, 43(3): 471-491. CCF-A类中文期刊

[18] Pingping Tang, Yuning Dong, Shiwen Mao. Soft aggregation of multimedia flows based on QoS classes[C]. IEEE ICCCS, Singapore, Feb 2019, pp.599-603. (荣获The Best Demo Award

[19] 汤萍萍*, 王冬菊, 晏菁, 探讨c语言中指针的教学方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5(20):90-91.

[20] 汤萍萍*, 王冬菊, 高校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5(13):151-152.

[21] 吴争, 董育宁, 田炜, 汤萍萍, 杨凌云. 基于粗糙K均值的服务质量相关弹性流聚集[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12): 3036-3042.

[22] Zheng Wu, Yuning Dong, Lingyun Yang, and Pingping Tang. A new structure for Internet video traffic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C]. 4th IEEE CBD, Lanzhou, China, Aug. 2018, pp. 322-327.

[23] 杨凌云, 董育宁, 王再见, 汤萍萍. 基于M值的概率分布的网络视频流分类.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 40(5): 1094-1100.

[24] Zaijian Wang, Shiwen Mao, Lingyun Yang, and Pingping Tang. A survey of multimedia big data[J]. China Communications. 2018, 15(1): 155-176.

[25] Pingping Tang, Yuning Dong, Zaijian Wang, Lingyun Yang.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et video traffic using multi-fractals[C]. IEEE ISCIT, Cairns, Australia, Sept 2017, pp. 1-6.

[26] 王再见, 董育宁, 汤萍萍, 杨凌云. 使用改进K-SVD的网络多媒体业务QoS类识别[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12): 3023-3029.

[27] 王再见, 杨凌云, 汤萍萍, 何国栋. 5G网络感知质量关键技术研究[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 42(06): 28-32+90.

[28] 汤萍萍, 董育宁. 小波域基于分段Hurst指数的视频流分类[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6):1298-1304.

[29] 汤萍萍, 王再见, 郭良敏. 核域多重分形谱感知的流识别与分类[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 34(7):2090-2095.

[30] 汤萍萍, 王再见, 王冬菊. 分段Hurst指数感知的流级别分类[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6, 52(24):11-18.

[31] 汤萍萍. 基于强化学习的Web服务组合算法:RLA[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0):117-119.

[32] Hongbing Wang, Pingping Tang, Patrick Hung. RLPLA: 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 of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with preference consideration[C]. IEEE Congress on Services Part, 2008, pp. 163-170.

[33] 汤萍萍, 王红兵. 基于强化学习的Web服务组合[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 18(3):142-144.

[34] Hongbing Wang, Pingping Tang. Preference-aware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by reinforcement learning[C]. 2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7, pp. 379-386.

[35] 汤萍萍, 王红兵. 基于层次约束满足的产品选择算法[J]. 现代计算机, 2007(8):23-26.

六、申报专利

[1] 丛培龙, 王冬菊, 齐缘, 杨睿, 汤萍萍. 一种基于角度约束人工势场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申请日2025-03-25, 发明专利申请号2025103603954.

[2] 韦卓, 张陆晨, 谷建颉, 杨睿, 席洪柱, 汤萍萍. 一种基于模拟 RSS 指纹库的室内Wi-Fi指纹定位AP点位置选择方法, 申请日2025.02.27, 发明专利申请号2025102338839.

[3] 李军浩, 王啸, 卞运舟, 汤才彬, 汤萍萍.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使用CSI比率信号的手势识别方法,申请日2024-11-21, 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1675544.8.

[4] 胡耀炜, 陈旭飞, 丛培龙, 赵朔, 刘晨雨, 汤萍萍. 一种基于并行采样优化RRT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申请日2024-9-15, 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1345003.9.

[5] 陈旭飞, 王冬菊, 胡耀炜, 丛培龙, 赵启超, 汤萍萍. 一种基于集群协同蚁群算法的无人驾驶路径规划方法, 申请日2024-7-7, 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0902477.2.

[6] 从吴异, 汤萍萍, 付明, 李有成, 沈星杨. 二维码管理程序平台, 申请日2023-8-27 , 软著登字第12111169号.

[7] 魏佳良, 从吴异, 程帅, 黄浩辉, 汤萍萍. 义务家教平台, 申请日2023-4-2, 软著登字第11026050号.

[8] 汤萍萍, 王再见, 汝佳冉. 流量分类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申请日2022-3-3, 发明专利申请号202210203700.5.

[9] 汤萍萍, 王冬菊, 王再见, 杨凌云. 一种基于粒子计算的流量分类方法, 申请日2019-11-5, 发明专利号ZL201911068463.0.

[10] 汤萍萍. 一种网络流到QoS类的软聚集方法, 申请日2018-11-23,发明专利号ZL201810493302.5.

[11] 王再见, 李志鹏, 杨凌云, 汤萍萍. 一种新的多人在线团队游戏QoE评估方法. 申请日2018-04-13, 发明专利号ZL201810332977.1.

[12] 王再见, 邢青青, 汤萍萍, 杨凌云, 李志鹏. 一种基于同构流的网络多媒体业务跨域QoE保证方法. 申请日2018-05-04, 授权公告号CN108737167A.

[13] 王再见, 李志鹏, 杨凌云, 汤萍萍. 一种新的多人在线团队游戏QoE评估方法. 申请日2018-04-13, 授权公告号CN108540325A.

[14] 汤萍萍, 陈炎. 一种通用的嵌入式视频采集系统. 申请日2017-12-8,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720570002.3.

[15] 汤萍萍. 员工考勤系统, 申请日2017-8-24,软著登字第2052921号.

[16] 汤萍萍, 王再见, 杨凌云. 基于子流分形指数的流量在线识别方法, 申请日2017-05-22, 发明专利号ZL201710362094.0.

[17] 王再见, 邢青青, 杨凌云, 汤萍萍. 一种基于OPNE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 2016-11-23, 授权公告号CN107070677A.

[18] 王再见, 李志鹏, 杨凌云, 汤萍萍, 蔡继盛.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 2016-11-23, 授权公告号CN206209901U.

[19] 汤萍萍,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申请日2016-6-8,软著登字第1314764号.

[20] 汤萍萍,场站医院药库管理系统v1.0,申请日2014-4-12,软著登字第0711409号.

七、获奖情况

[1] 2025年8月,安徽师范大学年度考核优秀·嘉奖

[2] 2025年1月,安徽省百场千项优秀科技成果展示嘉奖

[3] 2024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年度考核优秀·嘉奖

[4] 2023年11月,长三角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

[5] 2023年9月,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6] 2023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荣誉称号

[7] 2023年5月,长三角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

[8] 2023年2月,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9] 2022年,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0] 2021年,芜湖市政府授予优秀发明专利奖

[11] 202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留学奖学金

[12] 2019年,IEEE ICCCS国际会议最佳展示奖

[13]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年度考核优秀教师

[14] 2017年,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奖学金

[15] 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优学奖

[16]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17] 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18] 2009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精品课程师资证书

[19] 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 2005年,安徽师范大学党校优秀指导教师

[21] 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2] 2003年,安徽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

地址: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0   电话:0553--3869894

Copyright © 2021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