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及团队基本情况
通信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和通信大类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既要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课程提供必要的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又要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毕业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对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现代交换原理、物联网技术等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课程的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同时需要相应的实验来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通信原理省级教学团队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人员组成结构合理,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坚持专业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改革的实验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学科建设引领教学团队发展,以科学研究提高教学团队内涵,以工程实践强化教学团队素质。
二、团队构成
通信原理省级教学团队在团队负责人丁绪星教授的带领下,目前已形成一个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8人,超过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0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近年来,团队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和教研论文,具有良好的科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团队建设情况
长期以来,通信原理省级教学团队通过不断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团队教师将部分科研成果体现在精品网络课程如《通信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等等。部分科研成果收入到《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工电子类基础实验》教材当中,改进教学成效。团队成员每年指导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雏鹰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毕业论文培育项目等的指导。指导学生通过科研训练,提升通信方面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建设,达成了高效的通信原理省级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系统地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教学改革,团队成果十分丰富。2015年以来,通信原理教学团队先后设立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5项,发表数十篇通信工程专业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在5G、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系列科研成果,现已有5项科研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相关理论成果发表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其中SCI论文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部分成果得到转化,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通航航电产品、智能仪表、车联网产品、3D打印产品近10项。